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的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少选、多选、错选,该题不得分。
19. 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的两种基本手段是:
A.礼仪
B.法律
C.道德
D.风俗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
在原始社会,原始人主要以图腾崇拜、禁忌、风俗等形式作为共同生活中必须遵守的规则。进入阶级社会以后,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有了进一步发展。一方面,一些在长期公共生活中形成的、得到社会成员广泛认可的规范以民间风俗、礼仪和宗教教规、戒律等形式继续发挥着作用;另一方面,一些公共生活中的基本秩序及其规范开始以成文法的形式出现,以强制的方式对人们在公共生活中的行为作出限制和规定,以维护社会的正常运行。道德和法律逐渐成为建立和维护社会秩序的两种基本手段。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C选项。
20. 下列关于道德与法律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A.道德规范作用的更好发挥,需要法律支撑
B.法律作用的更好实现,需要以道德建设为重要条件
C.道德和法律发挥作用的方式相同,两者互为补充、相辅相成
D.在社会生活中,法律发挥作用的范围是有限的,道德发挥作用的领域更加广泛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公共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的联系与区别。
公共生活中的道德和法律所追求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通过规范人们的行为来维护公共生活中的秩序,实现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虽然道德和法律发挥作用的方式有所不同,但两者互为补充、相辅相成。
第一,道德规范作用的更好发挥,需要法律支撑。
第二,法律作用的更好实现,需要以道德建设为重要条件。
第三,良好社会秩序的形成、巩固和发展,要靠道德,也要靠法律。
第四,在公共生活中,道德可以用来调节、规范人们的行为,预防犯罪的产生。道德是法律的补充。社会生活是纷繁复杂的,法律的属性决定了它不可能把复杂而广泛的社会关系全部纳入其调控的范围,因而其发挥作用的范围是有限的。道德发挥作用的领域更加广泛,它能够调整许多法律效力所不及的问题,不仅深入到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而且深入到人们的精神世界。个体道德素质和整个社会道德水准的提高,为法律的实施创造了条件。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D选项。
21. 下列关于社会公德的基本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社会公德的基础性体现在社会公德是社会道德体系的基础层次
B.社会公德的广泛性体现在社会公德是全体社会成员都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
C.社会公德的简明性体现在社会公德大多是生活经验的积累和风俗习惯的提炼,往往不需要作更多的说明就能被人们理解
D.社会公德的继承性体现在千百年来,人类在共同生活、相互交往的过程中,形成了共同遵守的公共生活基本准则。这些准则凝结着人类的道德智慧,是社会公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社会公德的基本特征。
社会公德作为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当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其基本特点主要表现为:
第一,继承性。千百年来,人类在共同生活、相互交往的过程中,形成了共同遵守的公共生活基本准则。这些准则凝结着人类的道德智慧,是社会公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在人际交往中尊重他人、信守诺言,在公共场合注重礼貌、相互谦让等,无论在什么社会条件下,都是人们在公共生活中应当遵守的基本准则。
第二,基础性。社会公德是社会道德体系的基础层次,是每个社会成员都应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准则,是社会为维护公共生活而提出的最基本的道德要求。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应当具备社会公德素养。
第三,广泛性。社会公德是全体社会成员都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具有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适用范围。任何一个社会成员,无论具有何种身份、职业和地位,都必须在公共生活中遵守社会公德。
第四,简明性。社会公德大多是生活经验的积累和风俗习惯的提炼,往往不需要作更多的说明就能被人们理解,如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等就是基本的生活共识,“不随地吐痰”、“不乱穿马路”等公德规范,更是简洁明了。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