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我的考研之路,可能刚开始和很多人一样,大三之前就萌生考研想法,毕竟本科上的确实有限——安徽本省一本招生,外省二本的淮师大。大学期间拿过一些奖学金,但是编程有限,也没有参加过一些比赛,想进一步深造自己,于是选择了考研。
首先说说我的院校选择吧,因为楼主家也是安徽的,大学读的还是安徽的,再加上长三角确实还不错吧,所以读研还是想留在长三角地区。我还是很有自知之明的,知道自己的实力,所以只想考一所211,开始考虑过的学校有,上大,合工大,安大,杭电,南邮等(其实主要选择就是长三角三省一市的省会)。(这只是还没有考研时的一些想法,我没有收集考研的数据)。这里也想说一句,考研过程中很多人其实真的高估了自己实力,一定要对自己有一个客观认识,计算机考研现在真的很难。
寒假之前,寝室里五个人准备考研(六人寝室),五个人都带高数书回家准备寒假开始看点(结果开学发现只有楼主一个人寒假没有看),所以楼主三月份开始准备考研,其实这已经准备的很早了,不过当时内心有一点慌(ps:下文会说原因),三月初更多的是在搜集信息,感觉上大和南邮难度较大,于是备选学校只剩了杭电,安大,合工大。渐渐地由于楼主所在淮师大计算机院每年都有一部分人报考合工大,但是已经连续两年没有人录取,所以我又把合工大放弃(19有人考上),只剩下了安大和杭电,说说两个学校的特点吧,安大是老牌211,计算机其实还可以,评分也有b,合肥这座城市尽管底蕴不足,不过这几年发展还是相当快的,而杭电虽然是双非,不过计算机没得说,杭州的互联网又相当好。所以最初我还是倾向于杭电的。楼主于是开始了复习数学和英语,四月份的时候,看了部分安大和杭电往年专业课试卷,发现画风完全不一样,安大的专业课难度很低,杭电则很高。我对这两所学校还处于观望中。不过楼主属于那种很喜欢搜集信息的那种。后来知道杭电的复试的难度(无机试,但是笔试大概是hdoj上11页的难度,楼主的编程能力确实有限,感觉复试难度我hold不住所以有一点退缩,但是还在犹豫),这里我有点个人见解就是报考学校时,一定要考虑到这个学校复试难度,因为很多人编程水平真的有限,复试有的学校很难,真的不是复试阶段一两个月能弥补(尤其计算机刷入还不少,大家真的要慎重,我觉得高分进复试,最后被刷挺亏的,还不如报一所基本同水平的学校,复试难度能hold住的那种)直到六月份,学习突然宣布暑假强制实习,然后我开始准备专硕,结果杭电突然宣布今年专硕考数一,英一,我觉得时间太紧了,于是最终定下来考安大。
安大计算机专硕的考试科目是政治,英语二,数学二,数据结构+操作系统。
我最初开始复习的是英语和数学,首先谈谈数学吧,前期其实我复习的过于匆忙(之前提到寒假四个室友都看了数学,就我没看,所以进度落后他们很多,导致有点慌,所以复习的很快。这也算是个教训吧,其实被别人的节奏带着,真的没好处,很容易造成自己为了赶进度而赶进度,导致学习质量很低),请记住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你不可能复制别人的学习计划!其实三月份开始时间真的是绰绰有余。高数方面,前期我花了一周的时间看了汤家凤基础班,配合着高数18讲,中期李永乐全书带着看了看(其实18讲够用了),做了1000题(大概全程刷了两遍半),张宇强化视频(宇哥的跳跃思维很适合强化)然后就是真题刷了两遍,模拟卷做了汤家凤八套(宇哥的模拟题偏难偏怪,所以没用),合工大共创和超越。线代部分,前期看了李永乐的基础班,张宇9讲,中期1000题,李永乐强化,后期和高数一样的模拟卷,李永乐冲刺视频,真题,线代方面真心推荐永乐大帝,尽管前期很迷糊,但是题目做多了(这里有一个建议,线代逻辑性很强,前期迷糊的时候要多做题理清思路,中后期很多地方会慢慢清楚的),再回过头看视频,觉得李永乐线代真的教的好,我线代最后应该考了满分,还是比较满意的。最终数学考了110,不高,但也基本够用。
英语方面我前期一直在背练练有词,并且看了朱伟的恋恋有词视频(时间不充足可以少看点),中期张剑黄皮书和唐迟的阅读讲解,真题等,这里强烈推荐一波唐迟的阅读,在看唐迟阅读前,我做英语二阅读基本错6-8个,那时候真的逻辑混乱,唐迟十分强调逻辑,慢慢地看完唐迟视频后,阅读基本控制在2-5个,由于英二的习题太少,所以英语也需要拿过来练。后期(九月以后)主要就是背王江涛的作文,练练阅读,背单词(这个需要贯彻整个考研阶段,后期主要默默为主),背作文并不是要背模板,背多少内容,因为很多人完全没有英语写作能力,更多的还是背的多了,自然而然的就能写出来一些(我上了考场也是这样,当然这里不适合英语特别差的,我觉得英语特别差的还是模板靠谱一点,模板肯定得不到高分,但是不会特别差),楼主六级只考了410,最后英语二70多还是可以接受的。
政治方面,我的属于考前肖四肖八(10月才开始看知识点提要,做选择题),全程看了徐涛视频,做了肖秀荣题目(网上很多政治经验贴,这里不详细赘述了,看个人对政治分数的要求了),这里说一句,肖四真香,最终政治65+也可以接受。
最后是专业课方面,不得不说其实我专业课考的并不好。我犯了一个很严重的错误——过度相信往年的专业课!!!因为安大往年的专业课过度简单(基本不考代码,考也是链表逆序和二叉树遍历这些简单的)。专业课我用的是天勤数据结构+王道操作系统。过度相信了安大往年的题目,把那些题目做的滚瓜烂熟,结果考场上傻眼了——今年安大计算机(学专一样的试卷)只考大题,而且很多题目不是往年的,很多人考场完全懵逼(其实我也蒙)楼主最终也只刚刚过了100分。这里特别特别提醒一下学弟学妹(哪怕不是考安大的),复习专业课的时候天勤和王道都挺好,但是一定要吃透其中一本,这两年计算机考的人太多了,很多学校专业课会大改革,如果过度依赖往年的题目进行复习,结果可能比较惨。
最终楼主初始考了350多,排名30多(之前招70,最终招80),应该还能接受,当然了还是有很多经验教训的,特别是专业课!!!
再来说说复试的情况,往年安大放复试,基本都接近1比2,今年居然是1比1.2,当然了复试线也高(以专硕为例,去年300,今年专业课难了很多,结果336的复试线,还是不太好考的),此外今年取消了机试(我也没想明白为什么),笔试是组成原理+数据库,好好准备起来还行(但是今年复试笔试考的很细,和往年又不一样,但是已经吃了初试的亏了,很多人没有过多依赖往年试卷,数据库甚至考了一个可串行化冲突的大题),所以无论是初试还是复试,专业课方面,真的是吃透课本,天勤,王道才是必要的事情。面试emmm,涉及面太广,有十几门课,老师手上有一个复试题目册(最少七八百题目),真的看平时积累了。不过如果初试还行,笔试正常发挥问题还是不大的,毕竟面试范围太广了,大家其实都一般。
另外说一句关于考研时间方面自己的见解,有的同学是长时间在图书馆,自习室(我个人也是这样),不过我建议,如果不能保持高效率(很多人并不能),还是应当保持适当睡眠(睡眠过少真的容易导致效率很低),其实对于很多人来说,时间是足够的,更多需要关注的是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