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分析部分
一、 名词解释(2分×5=10分)
1. 平均样品
2. 样品的采集
3. 精密度
4. 挥发性盐基氮(VBN)
5. 过氧化值
二、 填空题(0.5分×20=10分)
1. 测定样品水分含量时,在高温烘烤时,可能有部分易焦化、分解或挥发使结果偏 ;可能因水分未完全逐尽(或在冷却、称量时吸湿)使结果偏 ,部分油脂等被氧化会使结果偏 。
2. 系统误差通常可分为 、 及 误差,在食品分析中消除该误差的常用手段有: 、 和 。
3. 对于水分含量大于16%的样品,测定其水分含量时一般采用 法。
4. 在用碘量法测定蘑菇罐头中二氧化硫含量时,应选用 作为指示剂。
5. 在用凯氏定氮法测定食品中蛋白质,消化不容易澄清时,可以加入 。
6. 测定食品中汞含量时,一般不能用 灰化进行预处理。
7. 蛋白质测定时消化用硫酸铜作用是 。
8. 食品的酸度通常用 、 、 来表示,测定方法分别为 、 、 。
三、 简答题(14分)
1. 用直接干燥法测定半固体或液体食品水分时,常加入恒重的海沙,其目的有哪些?(3分)
2. 在进行灰分等指标测定时,要先进性碳化,原因有哪些?(3分)
3. 直接滴定法测定还原糖时,为何要预测? 滴定时为什么不能摇动?(4分)
4. 简述样品采集、制备、保存的总原则?并简述什么叫四分法采样? (4分)
四、 问答题(16分)
1. 食品中测定脂肪的方法有哪些?分别适用于何种类型样品中脂肪测定?(8分)
2. 食品分析中,测定水分含量的方法有哪些?最常用的是什么方法?采用该方法检测样品水分时,一般对样品有什么要求?(8分)
食品安全与卫生学部分
一、名词解释(3分×5=15分)
1. 有毒动植物中毒
2. 食源性疾病
3. 挥发性盐基总氮(TVBN)
4. 霉菌毒素
5. K值
二、填空题 (1分×20=20分)
1. 食品的生物性污染包括 、寄生虫、昆虫及 的污染。
2. 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是我国 地区常见的食物中毒。
3. 黄曲霉毒素主要污染 、 等粮油产品。
4. 黄曲霉毒素的基本结构是都有 和香豆素,在紫外线照射下都产生 。
5. 脂肪分解的早期主要是脂肪的 上升,其后由于形成各种脂酸而使 升高。
6. 食品中常见的细菌包括 、相对致病性细菌和 。
7. 在我国最易发生河豚鱼毒素中毒的季节为 季。
8. 镉中毒主要损害人体的 、 和消化系统。
9. 食品中砷的毒性与其存在的形式有关,有机砷的毒性 无机砷。(大于,小于,等于)
10. 沙门氏菌食物中毒的预防抓住 、 、杀灭病原菌三个主要环节。
11. 多环芳烃(PAH)化合物是一类具有较强 的食品化学污染物,其中 是多环芳烃的典型代表。
12. 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的年代为 年。
三、简答题 (35分)
1. 黄曲霉毒素主要由那些霉菌产生?主要污染什么食品?(5分)
2. 食品腐败变质的危害?(6分)
3. 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机理?(6分)
4. 蛋白质类食品腐败变质的化学评价指标有哪些?(6分)
5. 作为食品添加剂,以下各种物质在食品中的功能(如着色剂)分别是什么:谷氨酸钠;硝酸盐;葡萄糖酸内酯;木糖醇;苯甲酸;乳酸链球菌素。(6分)
6. 动物性食品中抗生素残留对人体健康的危害?(6分)
四、论述题(30分)
1. 试述食品中菌落总数及其食品卫生学意义(10分)
2. 说明有害金属污染食品的途径、毒作用特点和预防控制措施。(2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