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障碍之一:认识上的误区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交际过程中最容易犯的一个毛病是误以为对方与自己没什么两样。一旦发现对方的行为与自己的预期相差很远,就会困惑、失望、造成跨文化交际的失败。举例:
留学生李英初次出国,到达美国不久被朋友请去参加一个聚会,他准时到达,但却发现许多人都姗姗来迟,穿的也很随便。在聚会上,有几种饮料和一些简单的食物,但是没有什么像样的菜。聚会上熟人很少,好不容易见到了马可,于是与他攀谈了起来,谈了大约十来分钟,马可说他要和另一个朋友去谈谈,就走开了,李英非常失望。聚会的主人把他介绍给一两个人,然后就再也不管他了。两个钟头以后,他借故离开了聚会。回到家,他还很饿,不得不煮些面条吃。他决心以后再也不参加这类聚会了。
这次聚会对于李英来说是一次不成功的跨文化交际。为什么李英会失败呢?这与他原来的一套相法有关。他认为聚会人们就应该准时到达。既然是请客,就应该准备丰盛的食物。既然是朋友,马克就应该一直陪他聊天,不应该把他扔在一边。既然是主人,就应该热情招待。李英去参加聚会时脑子里的这一系列相法是典型的中国人相法,对于宴请、朋友、主人应该是怎样他有自己的预期,他以自己的想法揣度他人,设想美国的情形大约与中国的情况差不多。正因为他抱着这些想法,又缺乏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的经验,所以,人虽然已经到了美国,但是,思想却并未改变。这些固有的想法成为李英从事成功的跨文化交际的主要障碍。
二.障碍之二:刻板印象
尽管我们没有和某一种文化接触,但是,我们可能已经对它有一种先入为主的印象。例如,认为法国人浪漫,德国人严格,美国人随便,日本人工作努力等等。这些就是一些刻板印象,也可以称作定型。
刻板印象是对于某些个人或群体的属性的一套信念。刻板印象往往完全忽视个体区别,而且不轻易改变自己的看法。刻板印象使得人们不能客观地观察另一种文化,失去应有的敏感。在观察异国文化时只注意那些与自己的刻板印象吻合的现象,而忽略其他。它妨碍我们与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相处,不利于顺利开展跨文化交际。
尽管人们普遍认为刻板印象对于跨文化交际会产生不利的影响,但是,在人们讨论文化差异时常常无法完全避免介绍一些刻板印象。在书本中我们会发现有这样的描述:“英美人勇于发表个人意见。”“也许世界很少有像日本人那样干什么事都喜欢拼命的民族。”“在美国这种竞争社会里,从小在家里就奖励竞争。”
刻板印象并非一成不变,许多调查证明由于社会条件的变化,人们的原有的印象可能会随之改变。
三、障碍之三:民族中心主义
民族中心主义就是按照本族文化的观念和标准去理解和衡量他族文化中的一切,包括人们的行为举止、交际方式、社会习俗、管理模式以及价值观念。在观察另一种文化时,人们往往不自觉地以自己的是非标准为标准,对于与自己文化不同的事物常常作出价值判断。举例:
①各个国家的地图都是把本国放在中心。美国人看中国出版的世界地图感到生疏,因为他们习惯看到的是把美国放在中心的地图。我们看美国的世界地图也觉得奇怪,因为突然发现中国在地图的一侧。这都是把自己国家作为中心的最好证明。
②在世界文学史的撰写中,长期以来存在以欧洲为中心的倾向,对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文学成就的篇幅较少,评价也较低。这是因为作者往往是欧美的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