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祥旭考研官网欢迎您!

预约报名

新祥旭考研:2017考研现代文学第一个十年专业指导

【新祥旭考研】 / 2016-08-26

 

第一个十年(1917-1927

 

1、五四文学思潮与运动

 

一、五四文学革命(“五四”文学)

 

1、从传统士大夫到现代知识分子的转型;

 

2、新文化运动的倡导:

 

1)渠道:高校(北大),杂志(新青年),文人(学生团体:新潮社等)。

 

2)新文化运动主要内容:抨击旧文化(传统文化);输入新文明(西方文明)①陈独秀在《青年杂志》发刊词《敬告青年》一文中鲜明地提出“人权”“平等”“自由”的思想;提出要从西方请进“德先生”和“赛先生”即民主科学。

 

*思考:如何看待新文化运动对待传统的过激主义态度?

 

②思想启蒙的第二个方面:广泛引进和吸收运用西方文化。

 

胡适提出“输入学理”:

 

1919年底,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新思潮的意义》一文,总结了包括文学思潮在内的五四涌现出的新思潮的理论意义,即为:“研究问题,输入学理,整理国故,再造文明”。

 

3、五四文学革命的倡导、内容

 

1)倡导:

 

19171月,胡适在《新青年》25号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成为“五四”文学革命的第一声春雷。

 

“不用典;不用陈套语;不讲对仗。文当废骈,诗当废律;不避俗字俗语。不嫌以白话作诗词。须讲求文法之结构。此皆形式上之革命也。不作无病之呻吟;不摹仿古人,语语须有个我在。须言之有物;此皆精神上之革命也。”

 

19172月,《新青年》第2卷第6号上刊发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一文响应胡适,明确提出“三大主义”对封建文学宣战。

 

三大主义: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

 

③“双簧信”,给文学革命造势。

 

钱玄同(化名王敬轩):从语言文字进化的角度说明白话文取代文言文势在必行。

 

刘半农:《我之文学改良观》

 

2)主要内容: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周作人191812月发表《人的文学》一文提出以人道主义为文学之本的“人的文学”的观念

 

4、文学革命过程中的三大论争(19191925):新文学阵营对复古主义的批判(1)对林纾为代表的“国粹派”的批判:

 

2)对“学衡派”的论争:

 

1922年吴宓在南京主编的《学衡》杂志,撰稿人有梅光迪、胡先骕,称“学衡派”。

 

3 对“甲寅派”的论争:

 

章士钊复刊了《甲寅》周刊,发表《评新文学运动》等文,反对白话。

 

二、对文学革命的评价

 

文学革命是我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伟大而彻底的文学革新运动,它带来了文学全面的革新和解放。

 

1、历史功绩:

 

1)在文学观念上:在文学观念上 将“文以载道”、游戏消遣等种种传统的文学观念 作为封建制度及其思想体系的产物加以否定;表现人生、反映时代的积极的文学思想, 成为一般新文学作者的共同倾向。

 

2)在文学内容上 :体现着现代的民主主义、人道主义 和民族主义思想, 洋溢着觉醒的时代精神。

 

3)在文学语言与形式上 :摒除文言文,用白话写作,广泛吸收运用外国多样化的文学样式、手法,促使文学语言和形式更适于表现现代生活、接近人民大众,创造了既与世界文学发展相联结,又具有民族特色的崭新的现代文学语言与文学形式。

 

在文学世界化与民族化的对立统一的矛盾运动中,实现文学的 现代化,从而揭开了现代文学光辉的第一页。

 

2)局限性:

 

①知识分子的自我启蒙

 

②理论主张上的激进主义态度和创作感情上对传统的依恋,形成尖锐的矛盾。

 

鲁迅的创作

 

一、生平与思想发展

 

1、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2、主要创作:

 

1)早期:《新生》杂志,与其弟合办,未果。

 

2)文言论文《科学史教篇》《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

 

回国后,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文言小说《怀旧》写辛亥革命爆发时,一个小镇上的骚乱。

 

319185月《新青年》第4卷第5号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4)现代白话小说集《呐喊》《彷徨》,1936年出版历史小说《故事新编》

 

散文诗集《野草》散文《朝花夕拾》

 

二、《呐喊》《彷徨》小说集: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与成熟?鲁迅小说的思想艺术价值:原创性、先锋性、经典性。

 

(一)思想成就: 以反封建为核心的启蒙主义思想贯穿始终。

 

1、寻找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乃是知识分子和庸众的隔膜。

 

《阿Q正传》《药》《复仇(二)》

 

2、农民革命的狭隘性,《阿Q正传》中农民的“皇帝梦”。

 

3、鲁迅的立人思想、改造国民性思想。画出国民的魂灵。

 

4、鲁迅在小说中塑造了独异的个人相对立于庸众,这两类典型形象是对现代文学的卓越贡献。

 

鲁迅有一段经典的对这群“庸众”的描绘:“群众——尤其是中国的——永远是戏剧的看客。牺牲上场,如果显得慷慨,他们就看了悲壮剧;如果显得觳觫,他们就看了滑稽剧。北京的羊肉铺前常有几个人张着嘴看剥羊,仿佛颇愉快,人们的牺牲能给予他们的益处,也不过如此。而况事后走不几步,他们并这一点愉快也就忘却了。对于这样的群众没有法,只好使他们无戏可看倒是疗救。”(《娜拉走后怎样》)5、对知识分子问题的思考。

 

①旧式知识分子。《白光》《孔乙己》;

 

②否定性的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形象。

 

《肥皂》中的假道学、《高老夫子》,《祝福》中的鲁四老爷;③新式知识分子形象。

 

《伤逝》中的涓生的个人主义的失败,《祝福》中的“我”,《在酒楼上》中在空虚中妥协成为生命的空壳的吕纬甫;《孤独者》魏连殳的以恶抗恶。

 

6、对妇女问题的关注

 

《祝福》里的祥林嫂,《离婚》中的爱姑,《伤逝》是探索五四新女性的出路的名篇,子君的死的意义与娜拉的出走

 

7、对生命意义的终极求索  鲁迅小说的鬼气,死亡意象(二)形式的特别(补)

 

鲁迅的小说形式为中国现代小说提供了典范,是“创造新形式的先锋”。鲁迅小说的实验性、先锋性。

 

《野草》与《朝花夕拾》

 

郭沫若

 

一、郭沫若生平和创作概况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号尚武,别号鼎堂,沫若是他留学日本后所取的笔名。18921116日生于四川省乐山县沙湾镇一个地主兼商人的家庭。

 

?创作:

 

1)第一本诗集《女神》

 

2)剧诗:六部大型历史剧(戏剧与诗的和谐统一)《棠棣之花》,《三个叛逆的女性》(包括《卓文君》、《王昭君》和《聂嫈》)《屈原》、《虎符》、《高渐离》(亦名《筑》)、《孔雀胆》、《南冠草》

 

3)小说创作  1926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塔》收集有他早期小说七篇 ;上海创造社出版部出版了他的中篇小说《落叶》和创作集《橄榄》。

 

二、《女神》:中国现代白话新诗的奠基之作

 

(一)《女神》的内容:

 

1、毁坏旧事物,创造新事物。

 

2、个性解放的强烈要求,表现叛逆的自我形象,变偶像崇拜为自我崇拜。

 

3、泛神论的影响

 

对于泛神论郭沫若也有其独特的理解:“泛神便是无神。一切的自然只是神的表现,自我也是神的表现。我即是神,一切自然都是自我的表现。”

 

4、爱国情思的抒发。《炉中煤》

 

5、对劳动者的歌颂,对社会主义的向往。

 

6、对大自然的歌颂。如《晨安》、《光海》、《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二)《女神》的艺术特色:

 

1、在诗的形式上,冲破一切旧形式的束缚,为诗歌的革新与创造树立了榜样。

 

?郭沫若的诗歌主张:

 

“诗的本质专在抒情,抒情的文字便不采诗形,也不失其为诗”,主张诗歌形式上应“绝端的自由,绝端的自主”。同时又认为“情绪的世界便是一个波动的世界,节奏的世界”,“虽没有一定的外形的韵律,但在自体是有节奏的”。

 

2、积极乐观的浪漫主义特色。

 

3、借助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充分利用想象。

 

4、象征手法的普遍运用。

 

5、情感的夸张:

 

1)形象的夸张:

 

2)意境的夸张:

 

这些都反映了五四的狂飙突进精神。

 

6、语言丰美华赡,广泛运用从远古神话到现代科技的各种典故、术语,丰富了诗的语汇。

 

7、缺陷:

 

三、《女神》的自我抒情主人公形象(补充)

 

四、《女神》的艺术想象力、形象特征与形式(补充)郁达夫与自叙传小说

 

一、生平简介

 

郁达夫,原名郁文,原籍浙江富阳,创造社作家,反映了创造社的浪漫主义创作倾向。创作时间较长。

 

1)创作

 

郁达夫的小说,基本上可以分为:表现自我和反映社会人生这两大类型。

 

?前期代表作:早期《沉沦》、《银灰色的死》、《南迁》,晚期《迟桂花》。

 

?    后期代表作:《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

 

2)表现自我类小说:

 

?《沉沦》:自渎(自责)——窥浴——听淫声——狎妓等。

 

?《迟桂花》

 

①人物:单身中年男人:“我”(作者)、叙述者、小说主人公三位一体。

 

 

 

全方位权威辅导,考研复试效率高

面授一对一
在线一对一
魔鬼集训营
咨询课程 预约登记

以效果为导向    以录取为目标

填写信息获取考研一对一试听名额
姓名:
电话:
报考学校及专业:
北清考研定制 985考研定制 211考研定制 学硕考研定制 专硕考研定制 北京考研私塾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