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报考情况分析
1.招生目录
招生年份:2023年
招生专业:080900 电子科学与技术
研究方向:
01射频技术与软件
02微波与太赫兹技术
03智能电子信息系统
04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05信号与图像处理
拟招生人数:20
考试科目: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1 数学一
④882电子科学与技术基础
复试要求及相关说明:
笔试科目:方向01:电磁场理论基础或电子线路(含数电、模电);02:电磁场理论基础或电子线路(含数电、模电);方向03:模拟电路、数字信号处理;方向04:集成电路设计基础,半导体器件基础,半导体工艺,电子电路基础;方向05: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
面试内容:外语口语听力测试;专业基础知识及综合能力。
2. 复试分数线
2023年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复试分数线:单科(45/45/68/68),总分316;
3.录取名单
序号 |
考生姓名 |
录取专业 |
复试成绩 |
初试成绩 |
总成绩 |
1 |
田鸿东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91.3 |
374 |
415.3 |
2 |
陈嘉奕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90.7 |
366 |
409.8 |
3 |
史睿文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89.9 |
342 |
395.8 |
4 |
单琪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84.2 |
357 |
389.0 |
5 |
燕永浩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80.2 |
375 |
388.0 |
6 |
刘哲良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82.9 |
360 |
387.3 |
7 |
杨毅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81.8 |
364 |
386.5 |
8 |
单楚轩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83.6 |
353 |
385.5 |
9 |
张思豪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84.4 |
343 |
382.5 |
10 |
张杲霖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80.4 |
352 |
377.0 |
11 |
肖箫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80.8 |
348 |
376.0 |
12 |
傅陆筠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83.8 |
326 |
372.5 |
13 |
尹晨昊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76.8 |
354 |
369.0 |
14 |
胡培龙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82.8 |
323 |
368.5 |
15 |
梁永哲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79.0 |
321 |
358.0 |
16 |
江哲斌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74.2 |
316 |
343.5 |
二、考试大纲及参考书目
882电子科学与技术基础
一、考试范围
“电子科学与技术基础”科目考试内容由“信号与系统” 、“数字电路”和“电磁场理论”三部分组成,具体内容要求如下:
(1)信号与系统部分
1. 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信号描述及信号的基本运算,典型信号,系统模型、互联及主要特性;
2. LTI系统的时域分析:卷积积分,卷积和,卷积性质与计算,零输入/零状态响应的概念;
3. 确定信号的频谱分析:周期信号的傅立叶级数及周期信号的频谱表示,非周期信号的傅立叶变换及其性质,周期信号的傅立叶级数与非周期信号的傅立叶变换的关系,采样定理;
4. LTI系统的频域分析:系统频率响应,系统的傅立叶分析法,理想滤波器;
5. LTI系统的复频域分析:拉氏变换及其收敛域,Z变换及其收敛域,变换性质以及典型信号的变换对,用单边拉氏变换和Z变换求解微分/差分方程表示系统的全响应,系统函数,系统方框图。
(2)数字电路部分
1. 数制与编码:数制,数制转换,符号数的表示方法,利用补码进行加减运算,二-十进制编码,格雷码,ASCII符;
2. 逻辑代数基础:逻辑变量与逻辑函数,逻辑代数的基本运算规律,逻辑函数的两种标准形式,逻辑函数的代数化简法,逻辑函数的卡诺图化简法,非完全描述逻辑函数,逻辑函数的描述;
3. 逻辑门电路: TTL与CMOS门电路的输入、输出特性及参数;
4. 组合逻辑电路:常用数字集成组合逻辑电路及其应用,组合电路逻辑分析,组合电路逻辑设计,组合逻辑电路中的竞争与冒险现象;
5.触发器:D锁存器与触发器的特点与区别; JK触发器、 D触发器、T触发器和T'触发器的描述方法;触发器的功能转换;
6. 常用时序电路组件:异步计数器,同步二进制计数器,集成计数器,移位寄存器;
7. 时序逻辑电路:同步时序逻辑电路(状态机)的分析,同步时序逻辑电路(状态机)的设计;
8. 脉冲信号的产生和整形:连续矩形脉冲波的产生,单稳态触发器、施密特触发器的原理及特点;
9. 数-模、模-数变换器:数模转换器及其参数,模数转换器及其参数;
10. 存储器及可编程器件: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OM,容量及容量的扩展,用可编程逻辑器件(PLA,PAL,GAL,PLD)实现逻辑函数。
(3)电磁场理论部分
1. 矢量分析:三种常用坐标系内的梯度、散度和旋度的运算、几种重要矢量场的定义和性质;
2. 静电场:库仑定律、高斯定律、电位的泊松方程、惟一性定理、镜像法、电容;
3. 时变电磁场:位移电流和推广的安培定律、麦克斯韦方程组、正弦电磁场、媒质的色散与损耗、坡印廷定理、电磁场的波动方程、标量位和矢量位、时变电磁场的边界条件;
4. 平面电磁波:理想介质中的均匀平面电磁波、电磁波的极化、理想媒质界面上电磁波的反射和折射、全折射和全反射;
5. 导行电磁波:矩形波导中电磁波传输模式、主模、截止波长、传输线上的TEM波;
6. 电磁波辐射:赫兹偶极子辐射、天线的方向性系数和增益。
二、题型及分值分布情况
“电子科学与技术基础”考试科目满分150分,其中“信号与系统”、“数字电路”和“电磁场理论”考题各占50分。题型如下:
“信号与系统”部分包括基础题和综合题;
“数字电路”部分包括组合电路分析与设计题,时序电路分析与设计题和其它问答/填空题;
“电磁场理论”部分包括基础题和综合题。
参考书目
信号与系统(第三版)
|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曾禹村等 |
2010年 |
信号与系统(第二版)
|
电子工业出版社
|
奥本海姆著 刘树棠译
|
2015年
|
数字电路与系统设计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丁志杰等 |
2020年 |
电磁场与电磁波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谢处方、饶克谨 |
2006年 |
电磁理论、计算、应用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盛新庆 |
2016年 |
三、新祥旭全科定制化流程
1、整体流程:咨询课程—支付学费—签订协议—对接各科辅导老师(随报随学、全程辅导)—各科老师了解基础,制定计划—老师辅导—教务老师全程跟踪(1V1)。
2、全科一对一老师安排
公共课老师(政治、英语):机构专职老师,毕业于名校,长期从事于考研政治、英语课程。
专业课老师:对口目标院校专业高分有经验的学长学姐。
3、课程内容包含:
线上辅导:随报随学,定制化辅导,报名后即可开始学习,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备考时间,各科基础等合理分配课时。
线下答疑:课上、课后直接和学长学姐(各科老师)进行沟通、答疑,全程免费,不限次数。
考研资料:专业课历年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内部资料:专业课内部重难点讲义和常考的知识点笔记梳理及公共课的讲义。
其他资料:相关导师的期刊文章及发表论文、案例分析补充材料等。
教务老师全程一对一跟踪学生学习情况,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四、各科复习规划
1、基础阶段(3—6月)
这个阶段主要是打基础,先了解考试科目的情况,及考研院校专业老师的初步情况,再进行知识体系的梳理及构建。
专业课:主要是进行知识的梳理及框架的搭建。主要学习后进行吸收、理解。建议每2周上1次课,中间可根据吸收情况适当的增加。
英语:主要是对英语语法部分进行学习以及相关的练习。建议每2周上1次课。
2、强化阶段(7—10月)
这个阶段主要是知识巩固,在前期复习的基础上,加深对知识的理解,需要进行背诵。
专业课:还是需要先把所有的教材进行梳理,由于内容较多,7月份可用于一轮的复习,但是还是尽可能在第一阶段完成一轮复习,8-9需要完善整体的知识体系,进行补充,可以按照考试的题型去补充完善笔记。开始进行1轮、2轮的背诵复习。每周上1次课。
英语:主要是进行专项的训练,主要以真题为主,先做早年的,将近几年的放在后期进行模拟测试。然后根据真题的完成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学生,并需要自己去总结、反思,进行消化。此阶段单词继续背诵(利用碎片化时间)。建议每1周1次课。
政治:从课本基础知识开始,结合《精讲精练》把所有的知识点过一遍且考生要理解,大部分的内容在高中或者大学时期有接触过,以理解为主。可结合教材课本完成配套习题,并回归课本中的重要知识点。建议每周上1次课。
这个阶段主要是强化阶段,专业需要进行3轮背诵。英语和政治也需要进行素材的积累及大题的背记。
专业课:以背诵为主,进行三轮、四轮的背记,同时开始进行历年真题的训练,分析真题,总结出题的规律,讲解答题的技巧。建议每周上1课,每次2-3课时。
英语:主要是完形填空、新题型等其他题型讲解和练习,翻译、写作方法论和思路练习,素材积累。建议每周上1次课。
政治:9-10月份,可每两周上1次课,配套相关的选择题、历年真题,总结出题和答题规律,充分了解考试的重难点与高频考点,在此过程中对自身薄弱点进行查漏补缺;针对上一阶段的学习,找一个比较好的辅助性复习资料,配合相关老师强化巩固,11月份可以开始进行主观题的背诵。
3、冲刺/模考阶段(11-12月)
这个阶段主要是进行冲刺,对整体知识开始查漏补缺,以及进行相关的模拟训练,以更好的去适应正式考试。(剩余课时)
专业课:进行模拟、讲解真题,答疑复盘、考试注意事项等后期归纳整理性内容。每周上1次课。
英语:套题练习、答疑复盘、考试注意事项等后期归纳整理性内容。建议每周上1次课。
政治:套题练习、答疑复盘、考试注意事项等后期归纳整理性内容。建议每周上1次课。
备注:这是参考模板,实际各科老师按照学生个人情况去进行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