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院介绍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是培养教育学术人才的顶尖学府。学部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学科研人员216人,其中教授占37%,副教授占35%,91%的教学科研人员拥有博士学位。他们之中,既有以中国教育学会荣誉会长、著名教育学家、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顾明远先生,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先生为代表的一批在全国乃至国际教育学术界享有盛誉的教育学家,也有以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入选者张斌贤教授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构成当代中国教育科研中坚力量的专家学者。学部以“大家、名师”为引领,以“优质课程”为依托,加强对学生学术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全面培养。学部现有全日制学生2317人,其中本科生530人,学术型硕士研究生664人,全日制专业硕士148人,博士研究生304人,各类留学生85人。此外,还有暑期教育硕士566人、伊拉斯谟项目学生20人。
二、专业简介
教育学部承载了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科的辉煌成就。全国最早设立教育学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点,最早设立教育学博士后流动站,最早拥有教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学科综合实力居全国领先水平。学前教育(preschool education)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学科。学前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学前教育是指从出生到6周岁或7周岁的儿童实施的保育和教育。狭义的学前教育是指对3~6周岁或7周岁的儿童实施的保育和教育。专业核心课程与主要实践环节:幼儿园语言教育、幼儿园数学教育、幼儿园音乐教育、幼儿园体育教育、幼儿美术教育、幼儿科学教育、幼儿健康教育、学前教育概论、学前心理学、学前卫生学、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与教育、儿童文学、游戏理论与指导、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实习、毕业实习等,以及学校的主要特色课程和实践环节。
三、招生专业目录
2023年招生目录
计划招生数:全日制13人
拟接收推免人数:全日制8人
研究方向
01学前儿童发展与教育
02援藏计划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③703教育学基础综合
参考书:
1.《教育学基础》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科学出版社2017年印刷,第三版新版
2.《当代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第三版
3.《中国教育史》孙培青,第四版,华东师大出版社
4.《简明中国教育史》王炳照,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5.《外国教育史教程》吴式颖,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6.《教育研究方法导论》裴娣娜,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
四、报考情况分析
(一)试卷结构及分值
1.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教育学原理:约100分中国教育史:约50分外国教育史:约50分教育心理学:约50分教育研究方法:约50分
2.试卷题型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辨析题、案例题、材料题等。
(二)专业课内容解析
北京师范大学703《教育学基础综合》涵盖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和教育研究方法等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教育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了解这些学科研究的最新进展,能够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教育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长为180分钟。其中教育学原理约100分,中国教育史约50分,外国教育史约50分,教育心理学约50分,教育研究方法约50分;题型有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辨析题、案例题、材料题等。北京师范大学703与统考311相比,考试内容接近可以使用新祥旭考研《上岸秘籍(学硕)》+教材的方式备考,基础阶段可以按同样的方法备考。703与311相比,题型上没有选择题,增加了案例题,更强调知识点的整理和综合运用能力,后期强化提升阶段要做针对性提升训练。
(三)2023年复试细则
复试内容包括三部分,笔试、综合面试、外语听说面试。
复试满分值为400分,240分(不含)以下为不及格。其中笔试150分(90分及格),综合面试200分(120分及格),外语听说面试50分(30分及格)。总分或单项分数在及格线(不含)以下为不及格,复试成绩不及格为复试不合格。
考生总成绩=初试总分+复试总分。
根据考生总成绩从高到低依次录取。总成绩相同时,按初试总分从高到低依次录取。复试不合格考生不予录取。
五、专业课复习指导
第一,教育学考研的难度不低。可能大家也已经看到了今年的国家线,分数逐年上涨、竞争越来越激烈,所以教育学考研绝对不是随便应付或者靠考前押题就能上岸的,必须认真准备,准备的时间越长、背诵的次数越多、做题的反应速度越快就越有竞争力。
第二,教育学考研专业课主要包括五本书,具体包括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教育心理学、教育学研究方法和教育学原理。专业课的满分300分,所以说拿下专业课是整个备考路上的重中之重,也是决定你能不能上岸的关键因素。
专业课的参考书有很多,我推荐大家去看下列最易理解、最能覆盖考试范围的几本:一、教育学原理去看全国12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的、教学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教育学基础》;二、中国教育史去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的孙培青编著的《中国教育史》;三、外国教育史去参考北师大的吴式颖编写的《外国教育史教程》;四、教育心理学去参考北师大出版社出版的陈琦、刘汝德主编的《当代教育心理学》;五、教育研究方法去参考安徽教育出版社裴娣娜的《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参透这五本书就掌握了全部教育学考试的内容,其他书目在有时间的情况下也可以去广泛阅读。
试卷的分值安排基本是教育学原理100分,中外教育史合起来考100分,心理学和研究方法合起来考100分,很明显,教育学原理是专业课的重头戏,其次是中外教育史。关于复习顺序,我的建议是先从中国教育史开始,然后过渡到外国教育史和教育学原理,最后开始教育心理学和教育学研究方法。中国教育史的理解难度低,跟我们的生活比较贴近,是最容易掌握的一门课,通过中国教育史的学习,再去类比外国教育史,将中外进行对比,也更有利于我们去理解外国教育史的知识点。紧接着就到了重头戏教育学原理,原理这门课理解难度不高,但是需要记忆的知识点很多,并且往往要求我们熟练应用这些知识点去回答简答题和论述题,需要我们对知识点进行深入的理解和大量的练习。最后是心理学和研究方法,这两门课的考试题型比较固定,知识点相较于前三门来说比较少,所以留在最后,可以减轻我们的认知压力,也是相对来说比较好拿分的。
在复习方法上,只能说记忆是一切的基础,而重复又是记忆的基础。教育学的专业课需要我们进行大量的记忆,从现在开始就需要系统地梳理一遍五门课的重点知识点,做到面面俱到,现在还不着急进行记忆,以学习和理解为主。从暑假开始,你需要开始一轮背诵,整个过程非常痛苦,但是背下来之后你会发现试卷中几乎百分之八十的分数你都可以拿到了。从9月开始就要开始二轮背诵了,此时你会发现之前背诵的很多知识有些模糊了,但是不要灰心,只有多重复才能保证我们在考场上稳定发挥。最后,在10月中下旬左右就要开始做套卷了,考试的题量很大,你最开始做套卷时会发现题目根本写不完,这就需要我们计时做卷子,提高我们的做题速度,与此同时提高我们的知识运用熟练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