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提示:本试题仅供参考,如需真题原题请联系研究生院。
一、考试科目题型与分值
本试卷满分 150 分,考试时长 180 分钟,涵盖数字经济理论、数字技术应用、数字政策与治理三大板块,题型及分值分布如下:
- 名词解释(共 5 题,每题 6 分,总计 30 分)
- 简答题(共 3 题,每题 20 分,总计 60 分)
- 论述题(共 2 题,每题 30 分,总计 60 分)
二、2025 年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 6 分,共 30 分)
- 数字经济
- 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
- 平台经济
- 数字鸿沟
- 产业数字化转型
(二)简答题(每题 20 分,共 60 分)
- 简述数据作为生产要素与传统生产要素(劳动、资本、土地)的区别,分析数据要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
- 试述平台经济中 “网络效应” 的内涵与分类,说明网络效应对平台竞争格局的影响。
- 简述数字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中的应用路径,分析技术落地面临的主要障碍。
(三)论述题(每题 30 分,共 60 分)
- 结合 2024 年我国《数字经济促进法(草案)》相关内容,论述我国数字经济发展面临的 “创新激励” 与 “监管规范” 的平衡难题,提出具体的政策协调路径。
- 分析数字经济背景下 “零工经济”(如外卖骑手、直播从业者)的就业特征与权益保障困境,从政府、平台、劳动者三方视角,提出完善零工经济权益治理的方案。
三、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 数字经济:以数据资源为关键生产要素,以数字技术(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核心驱动力,融合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的新型经济形态,涵盖数字产品制造、数字服务、数字技术应用等领域(6 分)。
- 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通过市场机制实现数据要素的高效流通与合理利用,包括数据确权、交易流通、收益分配等环节,旨在释放数据要素价值,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6 分)。
- 平台经济:依托互联网平台连接供需双方,实现资源匹配与交易的经济模式,典型形态包括电商平台、出行平台、社交平台等,具有网络效应强、交易效率高的特点(6 分)。
- 数字鸿沟:不同群体在数字技术获取、使用能力及数字素养上的差距,表现为区域鸿沟(如城乡数字差距)、群体鸿沟(如不同年龄层数字能力差异),可能加剧社会发展不平衡(6 分)。
- 产业数字化转型:传统产业(农业、制造业、服务业)运用数字技术改造生产、运营、管理流程,实现效率提升与模式创新的过程,如工业互联网赋能智能制造(6 分)。
(二)简答题
- 数据要素与传统要素的区别及作用机制:区别在于数据具有非竞争性(可重复使用)、非排他性(共享成本低)、边际成本递减特性,传统要素则具有稀缺性与排他性(10 分);作用机制包括:优化资源配置效率(如大数据精准匹配供需)、推动技术创新(如数据驱动 AI 研发)、创造新商业模式(如个性化服务)(10 分)。
- 平台经济的网络效应:内涵是平台用户数量增加会提升平台价值,进而吸引更多用户,形成正向循环;分类包括直接网络效应(用户间直接互动增值,如社交平台)与间接网络效应(一侧用户增加吸引另一侧用户,如电商平台)(12 分);对竞争格局的影响:易形成 “赢者通吃” 局面,头部平台凭借网络效应巩固优势,新进入者面临较高壁垒(8 分)。
- 数字技术在制造业的应用路径:包括大数据优化生产调度(如预测设备故障)、人工智能提升产品质量检测精度、工业互联网实现产业链协同(12 分);落地障碍包括:企业数字化改造成本高、传统企业数字人才短缺、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顾虑(8 分)。
(三)论述题
- 数字经济创新与监管的平衡:
平衡难题:过度监管可能抑制平台创新与技术研发(如数据合规成本增加);缺乏监管易引发垄断、数据滥用等问题(如平台 “二选一” 行为)(15 分)。
政策协调路径:实施 “包容审慎” 监管,对新兴数字业态设置监管沙盒(如试点期灵活监管);建立 “创新导向” 的激励机制,加大数字技术研发补贴与知识产权保护;完善监管协同机制(如跨部门数据共享监管),避免多头监管(15 分)。
- 零工经济权益治理:
就业特征:工作灵活度高但稳定性弱、多为短期劳务关系、收入波动大;权益困境:缺乏社会保险覆盖、劳动保护不足、维权渠道不畅(15 分)。
治理方案:政府层面,完善零工经济社会保障政策(如灵活就业社保参保机制)、出台行业劳动标准;平台层面,建立合理的薪酬核算体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劳动者层面,加强数字技能培训与权益意识教育(15 分)。
四、辅导课程推荐
备考 804 数字经济专业基础时,若面临数据要素理论理解难、数字政策分析不深入、技术与经济结合解读不足等问题,可选择新祥旭考研辅导课程。全科一对一辅导覆盖公共课与专业课,量身定制复习计划;专业课一对一辅导由目标院校学长学姐授课,聚焦考点拆解、政策解读与论述题逻辑构建。
报名即免费赠送历年真题及解析,助力精准把握命题规律。
如有该专业考研问题可以咨询 13671344286(微信同号),新祥旭考研咨询师将热情专业的解答您的考研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