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出版学院
新闻出版学院以出版传播为特色,现有新闻传播学、新闻与传播、出版三个硕士点,其中新闻传播学是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全国第三轮学科评估名列第九,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为C+;现有编辑出版学、数字出版、广告学、传播学、新闻学五个本科专业,编辑出版学是国家级特色专业,数字出版专业在全国高校中最先开办,在2017年1月12日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中,编辑出版专业在全国开办该专业的高校中排名第一。新闻出版学院以应用型高级出版传播人才为培养定位,在众多出版传媒集团建立了实习基地,构建了完备的实践教学体系,其中“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成为学校第一个国家级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出版应用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获得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卓越出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获北京市教学成果二等奖。学院毕业生专业功底扎实、动手能力强,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青睐。
一、北京印刷学院招生目录
招生院系:新闻出版学院
招生专业:050300新闻传播学
学制:3年
研究方向:
01 传播学
02 出版学
03 新闻学
考试科目:
①思想政治理论
②英语一
③新闻传播理论
④新闻传播实务
二、北京印刷学院考研参考书目
新闻传播理论
胡正荣:《传播学概论》(第一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版
李良荣:《新闻学概论》(第五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新闻传播实务
刘海贵:《中国新闻采访写作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二版;
张文红:《出版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第一版;
蔡嘉清:《广告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第五版。
三、北印新闻传播学复试分数线
录取情况
四、2019北京印刷学院考研大纲
新闻传播理论
(一)人类传播史及传播学说史
1.传播的定义;2.传播演进的发展阶段;3.传播研究的历史规律;4.传播学兴起的背景;5.传播学史上的重要学派、代表人物及经典理论;6.传播学研究方法。
(二)信息与符号
1.信息;2.信息的特点;3.符号;4.符号的结构、特征与类型;5.符号的传播功能。
(三)传播类型与传播过程
1.传播类型的划分标准;2.主要传播类型及其特征;3.主要传播模式。
(四)传播媒介
1.传播媒介; 2.媒介的主要类型及其特征;3.媒介研究的重要理论。
(五)传播内容
1.大众传播内容的特征;2.大众传播内容的类型;3.大众传播的娱乐化倾向;4.大众文化及其特征;5.大众文化理论。
(六)传播者
1.传播者与把关人理论;2.媒介伦理与媒介制度;3.媒介专业主义;
(七)传播受众
1.受众的类型与特征;2.受众行为动机;3.受众选择行为及从众心理;4.受众权利及传受关系;5.受众研究的经典理论。
(八)传播效果
1.传播效果及传播效果研究;2.传播效果研究的若干代表性观点。
(九)新闻传播
1.新闻的定义、要素、功能、特征、类型等;2.新闻真实与新闻自由;3.舆论导向及舆情监测;4.报刊的四种理论。
(十)新媒介传播
1.数字媒介的优势与劣势;2.数字出版与数字传播的特性;3.数字媒体产品策划及运作;4.网络安全、网络文明与传播秩序。
新闻传播实务
(一)新闻出版工作的基本方针与原则
1.新闻出版工作的基本方针、基本原则和基本任务;2.新闻出版工作者的基本修养与基本素质。
(二)新闻采写编评业务
1.新闻报道策划;2.新闻采访流程与内容;3.新闻写作;4.新闻编辑工作;5.新闻评论;6.新闻版面语言和版式。
(三) 编辑出版业务
1.编辑的工作性质;2.出版的性质与特征;3.出版工作内容及出版流程;4.出版物及其类型;5.出版物市场营销;6.出版管理制度。
(四)公关宣传业务
1.公共关系及公关策划;2.广告及广告策划;3.调查统计方法4.舆论导向;5.舆情监测。
(五)网络传播业务
1.互联网及互联网思维;2.新媒体的类型及特征;3.大数据及精准营销;4.网络媒体经营与管理。
五、考研复习经验
首先,专业课一中,《传播学概论》(郭庆光著)这本书,是很多学校传播学考研的指定参考书,对于本科水平阶段的学生来说,这本书的编撰体例应该是最适合看的,也是很经典的一本传播学教材。我大二时(我本科学的是新闻),这门课(用的就是这本书)作为我们的主干专业课程开设的,上课时授课老师也讲得很好。考研复习时,这本书业占到了专业课一(传播理论)90%以上的考试内容。所以,可以说是5本书里最重要的一本。尤其是对于跨专业的考生来说,此本书是重中之重!有的考生可能看过这本书了,要么觉得不难(其实是根本没看懂)。要么就是觉得很难懂,不知所云(这种感觉才正常),我们当时上课的老师讲的很好,对于书中阐述的经典的传播理论,都用了很多的现实实例来加以阐释说明,就这样我们其实也只达到是一知半解的程度。此外从我对历年专业课一的真题试卷分析来看,《传播学概论》占到了整份试卷的90%以上,而且,其中最重要的特点是:在出题时,重点内容(如施拉姆、拉扎斯菲尔德、麦克卢汉、拉斯维尔、霍福兰、诺依曼、米德、布鲁默、卡兹等美国学者的学说理论)和非重点(主要是日本、欧洲学者的理论如鲁曼、克劳斯、马来兹克、林雄二郎、中野牧等人的学说理论)内容都有所考察。所以,要想考的好,就要全面仔细的复习这本书的边边角角,不放过任何一个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