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报考情况分析
1.招生目录
招生年份:2023年
招生专业:050200 外国语言文学
研究方向:02 德语语言文学
拟招生人数:3
考试科目:
101 思想政治理论
241 自命题英语
626 基础德语
879 德语专业综合
复试要求及相关说明:
笔试科目:考查语言基础和语言综合应用能力。
面试内容: 考查专业知识和语言表达能力,考查方式是就给定题目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与考官进行深入讨论;第二外语口语测试。
2. 复试分数线
2023年复试基本分数线为:外语、政治的单科成绩55分;专业课单科成绩83分;总分为365分。
2022年复试基本分数线为:外语、政治的单科成绩56分;专业课程单科成绩84分;总分为367分。
二、考试大纲及参考书目
626基础英语
1、考试内容
1)阅读理解(60分钟,40分)
此部分要求考生在规定时间内阅读1篇200词左右和1篇700至900词的德文文章,题材和体裁不限。阅读并回答问题。
2)语法、词汇(20分钟,30分)
a.名词、代词和形容词的性、数、格以及形容词和副词的升级;
b.名词、动词和形容词的一般构词知识;
c.句子的基本结构和语序;
d.各种从句的构成及其意义;
e.动词的时态、语态和叙述方式以及不定式和分词;
f.语篇中的前指、后指、省略、替代等关系。
3)翻译(60分钟,40分)
此部分包括两项任务:第一项是将一篇200个德语词左右的短文译成汉语;第二项是将一段200个汉字左右的文字译成德文。
4)写作(40分钟,40分)
此部分要求考生根据一篇短文或一幅图示,按要求写一篇约250个德语单词的短文。
2、考试要求
要求考生根据具体语境、句子结构或上下文理解词汇的词义,熟练掌握德语基本语法知识、常用句型和语法结构。
掌握德汉互译的基本理论和技巧,译文忠实于原文,语言流畅,符合目的语表达方法和习惯。
要求考生能够用德语表达、阐述思想,文章思路清晰、结构合理、用词贴切。
参考书目(考试科目编码:626,名称:基础德语)
杜登德语语法:[德]鲁道夫·霍贝格,[德]乌尔苏拉·霍贝格著;朱建华,尚祥华,贾慧蝶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4年
德语语法解析与练习(第三版):周抗美,王兆渠著,同济大学出版社,2021年
879 德语专业综合
1.考试内容
①德语文学
内容: 德国自中世纪以来的文学史;各文学时代的历史背景、主要思想、创作方法、代表作家及作品;了解主要文学体裁,掌握对小说、戏剧及诗歌的基本分析方法。
题型: 1) 多项选择, 15分钟, 15分;
2) 重要文学概念、文学思想阐释, 45分钟, 45分;
3) 文学文本分析, 60分钟, 40分。
②德语语言学
a. 内容:德语基础语言学研究领域,如语音学、音位学、语义学、构词学、句法学、语用学、篇章语言学中基本概念与理论。
b. 题型:1) 解释语言学基本概念, 10分钟, 15分;
2) 回答语言学基本问题,20分钟, 15分;
3) 分析德语语言现象, 30分钟, 20分。
2.考试要求
①基本掌握德国文学历史知识,能运用一般文学理论知识分析某一文学时代作家作品的思想与风格。
②掌握德语语言学基本概念与理论,能运用基础语言学理论分析德语语言现象。
参考书目:
(德)吴涵志.《德国文学简史》,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8.
范大灿.《德国文学史》(修订版第1-4卷),商务印书馆,2021.
张勇(主编).《德语语言学:理论与方法》,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21.
三、新祥旭全科定制化流程
1、整体流程:咨询课程—支付学费—签订协议—对接各科辅导老师(随报随学、全程辅导)—各科老师了解基础,制定计划—老师辅导—教务老师全程跟踪(1V1)。
2、全科一对一老师安排
公共课老师(政治、英语):机构专职老师,毕业于名校,长期从事于考研政治、英语课程。
专业课老师:对口目标院校专业高分有经验的学长学姐。
3、课程内容包含:
线上辅导:随报随学,定制化辅导,报名后即可开始学习,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备考时间,各科基础等合理分配课时。
线下答疑:课上、课后直接和学长学姐(各科老师)进行沟通、答疑,全程免费,不限次数。
考研资料:专业课历年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内部资料:专业课内部重难点讲义和常考的知识点笔记梳理及公共课的讲义。
其他资料:相关导师的期刊文章及发表论文、案例分析补充材料等。
教务老师全程一对一跟踪学生学习情况,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四、各科复习规划
1、基础阶段(3—6月)
这个阶段主要是打基础,先了解考试科目的情况,及考研院校专业老师的初步情况,再进行知识体系的梳理及构建。
专业课:主要是进行知识的梳理及框架的搭建。主要学习后进行吸收、理解。建议每2周上1次课,中间可根据吸收情况适当的增加。
英语:主要是对英语语法部分进行学习以及相关的练习。建议每2周上1次课。
2、强化阶段(7—10月)
这个阶段主要是知识巩固,在前期复习的基础上,加深对知识的理解,需要进行背诵。
专业课:还是需要先把所有的教材进行梳理,由于内容较多,7月份可用于一轮的复习,但是还是尽可能在第一阶段完成一轮复习,8-9需要完善整体的知识体系,进行补充,可以按照考试的题型去补充完善笔记。开始进行1轮、2轮的背诵复习。每周上1次课。
英语:主要是进行专项的训练,主要以真题为主,先做早年的,将近几年的放在后期进行模拟测试。然后根据真题的完成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学生,并需要自己去总结、反思,进行消化。此阶段单词继续背诵(利用碎片化时间)。建议每1周1次课。
政治:从课本基础知识开始,结合《精讲精练》把所有的知识点过一遍且考生要理解,大部分的内容在高中或者大学时期有接触过,以理解为主。可结合教材课本完成配套习题,并回归课本中的重要知识点。建议每周上1次课。
这个阶段主要是强化阶段,专业需要进行3轮背诵。英语和政治也需要进行素材的积累及大题的背记。
专业课:以背诵为主,进行三轮、四轮的背记,同时开始进行历年真题的训练,分析真题,总结出题的规律,讲解答题的技巧。建议每周上1课,每次2-3课时。
英语:主要是完形填空、新题型等其他题型讲解和练习,翻译、写作方法论和思路练习,素材积累。建议每周上1次课。
政治:9-10月份,可每两周上1次课,配套相关的选择题、历年真题,总结出题和答题规律,充分了解考试的重难点与高频考点,在此过程中对自身薄弱点进行查漏补缺;针对上一阶段的学习,找一个比较好的辅助性复习资料,配合相关老师强化巩固,11月份可以开始进行主观题的背诵。
3、冲刺/模考阶段(11-12月)
这个阶段主要是进行冲刺,对整体知识开始查漏补缺,以及进行相关的模拟训练,以更好的去适应正式考试。(剩余课时)
专业课:进行模拟、讲解真题,答疑复盘、考试注意事项等后期归纳整理性内容。每周上1次课。
英语:套题练习、答疑复盘、考试注意事项等后期归纳整理性内容。建议每周上1次课。
政治:套题练习、答疑复盘、考试注意事项等后期归纳整理性内容。建议每周上1次课。
备注:这是参考模板,实际各科老师按照学生个人情况去进行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