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报考情况分析
1.招生目录
招生年份:2023年
招生专业:055101 英语笔译
研究方向:00 不区分研究方向
拟招生人数:9
考试科目:
101 思想政治理论
211 翻译硕士英语
357 英语翻译基础
448 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
复试要求及相关说明:
笔试科目:主要考查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面试内容:考查学生语言和文学专业知识。考查形式是就所给题目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并与考官就某些问题进行深入讨论;第二外语口语测试。
2. 复试分数线
2023年英语笔译硕士研究生复试基本分数线为:外语、政治的单科成绩55分;专业课单科成绩83分;总分为365分。
2022年英语笔译专业硕士研究生复试基本分数线为:外语、政治的单科成绩60分;专业课程单科成绩90分;总分为370分。
二、考试大纲及参考书目
357英语翻译基础
448 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
1、考试目的
本考试是全日制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入学资格考试之专业基础课,各语种考生统一用汉语答题。各招生院校根据考生参加本考试的成绩和其他三门考试的成绩总分来选择参加第二轮考试(即复试)的考生。
2、考试的性质与范围
本考试是测试考生百科知识和现代汉语写作水平的参照性水平考试。考试范围包括本大纲规定的百科知识和要求的汉语写作水平。
3、考试基本要求
1. 具备一定中外文化,以及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的基础人文知识。
2. 有较强的母语(A语言),主要是现代汉语书面语基本功。
3. 具备较强的现代汉语写作能力。
4、考试形式
闭卷,笔试。试题分类参见“考试形式一览表”。
5、考试内容
本考试包括三个部分:百科知识、应用文写作、命题作文。总分150分。
I. 百科知识
1.考试要求
要求考生对中外文化、国内国际政治、经济、法律、科技以及中外人文历史地理等方面有一定的了解。
2. 题型
要求考生回答25个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II. 应用文写作
1. 考试要求
要求考生根据所提供的信息和场景写出一篇450字左右的应用文,逻辑清晰,语言准确。
2. 题型
试卷提供写作要求。共计40分。
III. 命题作文
1. 考试要求
考生应能根据所给题目及要求写出一篇不少于800字的现代汉语短文。体裁为议论文。观点明确,论证有理有据,文字晓畅,感情真实。
2. 题型
考生按试卷要求写作。共计60分。
答题和计分
要求考生用黑色签字笔作答。
《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考试形式一览表
序号 |
题型 |
题量 |
分值 |
1 |
百科知识 |
25个选择题 |
50 |
2 |
应用文写作 |
应用文,约450个汉字 |
40 |
3 |
命题作文 |
一篇800汉字的现代汉语文章 |
60 |
|
共计: |
|
150 |
三、新祥旭全科定制化流程
1、整体流程:咨询课程—支付学费—签订协议—对接各科辅导老师(随报随学、全程辅导)—各科老师了解基础,制定计划—老师辅导—教务老师全程跟踪(1V1)。
2、全科一对一老师安排
公共课老师(政治、英语):机构专职老师,毕业于名校,长期从事于考研政治、英语课程。
专业课老师:对口目标院校专业高分有经验的学长学姐。
3、课程内容包含:
线上辅导:随报随学,定制化辅导,报名后即可开始学习,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备考时间,各科基础等合理分配课时。
线下答疑:课上、课后直接和学长学姐(各科老师)进行沟通、答疑,全程免费,不限次数。
考研资料:专业课历年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内部资料:专业课内部重难点讲义和常考的知识点笔记梳理及公共课的讲义。
其他资料:相关导师的期刊文章及发表论文、案例分析补充材料等。
教务老师全程一对一跟踪学生学习情况,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四、各科复习规划
1、基础阶段(3—6月)
这个阶段主要是打基础,先了解考试科目的情况,及考研院校专业老师的初步情况,再进行知识体系的梳理及构建。
专业课:主要是进行知识的梳理及框架的搭建。主要学习后进行吸收、理解。建议每2周上1次课,中间可根据吸收情况适当的增加。
英语:主要是对英语语法部分进行学习以及相关的练习。建议每2周上1次课。
2、强化阶段(7—10月)
这个阶段主要是知识巩固,在前期复习的基础上,加深对知识的理解,需要进行背诵。
专业课:还是需要先把所有的教材进行梳理,由于内容较多,7月份可用于一轮的复习,但是还是尽可能在第一阶段完成一轮复习,8-9需要完善整体的知识体系,进行补充,可以按照考试的题型去补充完善笔记。开始进行1轮、2轮的背诵复习。每周上1次课。
英语:主要是进行专项的训练,主要以真题为主,先做早年的,将近几年的放在后期进行模拟测试。然后根据真题的完成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学生,并需要自己去总结、反思,进行消化。此阶段单词继续背诵(利用碎片化时间)。建议每1周1次课。
政治:从课本基础知识开始,结合《精讲精练》把所有的知识点过一遍且考生要理解,大部分的内容在高中或者大学时期有接触过,以理解为主。可结合教材课本完成配套习题,并回归课本中的重要知识点。建议每周上1次课。
这个阶段主要是强化阶段,专业需要进行3轮背诵。英语和政治也需要进行素材的积累及大题的背记。
专业课:以背诵为主,进行三轮、四轮的背记,同时开始进行历年真题的训练,分析真题,总结出题的规律,讲解答题的技巧。建议每周上1课,每次2-3课时。
英语:主要是完形填空、新题型等其他题型讲解和练习,翻译、写作方法论和思路练习,素材积累。建议每周上1次课。
政治:9-10月份,可每两周上1次课,配套相关的选择题、历年真题,总结出题和答题规律,充分了解考试的重难点与高频考点,在此过程中对自身薄弱点进行查漏补缺;针对上一阶段的学习,找一个比较好的辅助性复习资料,配合相关老师强化巩固,11月份可以开始进行主观题的背诵。
3、冲刺/模考阶段(11-12月)
这个阶段主要是进行冲刺,对整体知识开始查漏补缺,以及进行相关的模拟训练,以更好的去适应正式考试。(剩余课时)
专业课:进行模拟、讲解真题,答疑复盘、考试注意事项等后期归纳整理性内容。每周上1次课。
英语:套题练习、答疑复盘、考试注意事项等后期归纳整理性内容。建议每周上1次课。
政治:套题练习、答疑复盘、考试注意事项等后期归纳整理性内容。建议每周上1次课。
备注:这是参考模板,实际各科老师按照学生个人情况去进行规划。